当前位置: 黄鼬 >> 黄鼬的繁衍 >> 和平头哥一样彪悍的黄大仙们,网友
在我国,黄鼬可以说是最神秘的鼬科动物了——它不仅遍布全国,还能在人类身边扎根生存,甚至成为城市小区里的邻居。关于它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从偷鸡摸狗的“黄鼠狼”到莫测的“黄大仙”,都给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黄鼬但是,你知道“黄大仙”都有哪些穷亲戚吗?在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酷似“黄大仙”的身影,猛一看可能会把它们当成“黄大仙”,但若留心观察,还是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一认“黄大仙”的穷亲戚。
1、高山鬼精灵——香鼬
香鼬香鼬(学名:Mustelaaltaica),是鼬科、鼬属的动物。香鼬体形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尾不甚粗,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夏季背毛棕褐色、腹部白色,冬季背腹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体长20-28cm,尾长11-15cm,体重80-g。性情机警,行动迅速、敏捷,善于奔跑、游泳和爬树。通常栖息在森林、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及草甸。由于它们的肛门分泌物(就是臭液啦),曾被当成中药,因此而得名“香鼬”。
2、南方的“黄大仙”——黄腹鼬
黄腹鼬黄腹鼬(学名:Mustelakathiah),是鼬科、鼬属的动物。黄腹鼬尾长而细,前、后足趾、掌垫都很发达,上体背部为咖啡褐色,腹部从喉部经颈下至鼠鼷部及四肢肘部为沙黄色。穴居性,白天很少活动,会游泳,很少上树,性情凶猛,行动敏捷,食物以鼠类为主,多栖于山地森林、草丛、低山丘陵、农田及村庄附近,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地。被其它动物追赶时,也不爬树躲藏,肛腺放出恶臭气,随即钻入洞中。由于腹部体毛为黄色而得名。
3、嗜血小恶魔——伶鼬
伶鼬伶鼬:冬季体毛变为白色伶鼬(学名:Mustelanivalis),是鼬科、鼬属的动物。伶鼬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亦小,夏季背面褐色或咖啡色、腹部白色,冬季被毛白色。伶鼬通常单个活动,白天出外觅食,除非食物极端贫乏,不然是不会离开其生活区的。常侵占小型啮齿动物的巢为窝,也利用倒木、岩洞、草丛和土穴等作为隐蔽场所。行动迅速、敏捷。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食物以小型啮齿类为主,一年里能食掉0只小老鼠,同时亦兼食小鸟、蛙类及昆虫等。一只成年的伶鼬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身体1/3的食物,由于身体细小所以还可以灵活的钻到老鼠洞中大开杀戒,是个不折不扣的“嗜血小恶魔”。喜栖息在干燥的地域,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等地。
4、呆萌的猎手——白鼬
白鼬白鼬(学名:Mustelaerminea):共有37个亚种。体重25-克,体长-毫米。体形似黄鼬,身体细长,四肢短小,毛色随季节不同,夏毛身体背面和腹面颜色不同,背面自吻端向后经颊部、颈侧、体侧至四肢腕部及尾的背面为灰棕色,足背为灰白色;腹面由下唇、颌部、喉部至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足背为灰白色;尾下基部2/3同于腹色,近末端1/3段全黑色。冬毛全身均为纯白色,只有尾端为黑色。与伶鼬不同的是尾尖为黑色。多栖息于沼泽、林地、农田,分布于欧洲、俄罗斯、亚洲远东地区、日本、北美北部,以及中国东北和西北等地,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黄鼠狼”。
主要以鼠、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和昆虫等为食,也吃植物浆果等。有很强的捕猎能力,一旦发现猎物,就伸长颈子,全身贴近地面,匍匐向前移动。捕猎时首先抓住头部,用长而尖的上犬齿穿过猎物头顶后部,下犬齿则从耳后刺入脑部,使猎物很快死亡。然后把猎物移到僻静的地方,才开始进食。白鼬听觉视觉都十分灵敏,行动灵活,冬天出外觅食时,尾巴拖在雪地上,留下行迹,“扫雪”由此得名。
捕猎成功的白鼬(本文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
你还知道,哪些“黄大仙”的穷亲戚,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