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鼬 >> 黄鼬的习性 >> 洞庭湖汛期反枯,湖区变草原旱灾后洞庭湖
今年天气实在是太反常了,原本6-10月是长江汛期,全年80%的降水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出现,尤其是7-8月更是长江的主汛期,往年长江流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防汛,可今年变成了抗旱。
今年长江流域降水稀少,7月至今的降水量是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比往年同期偏少4.5成,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20天,中下游地区超过30天;部分地区少雨日超过20日,湖南局部地区连续少雨日超过40天。
可另一方面,今年长江流域又出现反常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5℃,受高温影响,江河湖泊蒸发量大,以至于长江流域多条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洞庭湖面积缩小,从卫星云图上来看,洞庭湖甚至瘦成了闪电。
洞庭湖水面缩小,导致原本应该是湖区的地方成为了“草原”。
洞庭湖水位的改变,也影响着当地的动植物们,此次湖区变草原,就为一种小动物提供了便利,它就是老鼠。
洞庭湖湖区内生活着一种老鼠:东方田鼠(除了东方田鼠外还有其他的老鼠),相比于一般老鼠而言,它的尾巴比较短,一般的老鼠尾巴和体长差不多,但是东方田鼠的尾巴短于身体的1/2,它们体型肥硕,通常情况下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区就是它们主要的栖息地之一。
东方田鼠喜欢生活在地势低洼,土质松软,草茂盛的环境,其中湖滩草地就是它们最佳的栖息地,在这里它们以湖滩里的芦苇,苔草等为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吃其他的植被,研究人员发现,东方田鼠取食既有选择性,也有机动性,也就是见什么吃什么。
洞庭湖水位下降,导致湖区变草原,对于东方田鼠来说是好事,简直是为它们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便利性。
东方田鼠繁殖能力非常强,1年可以繁殖2-4窝,每窝4-11个幼崽,幼崽出生2个月后即可性成熟,投入到生产大军之中。1对东方田鼠每年可繁殖出-只后代。
因为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只要给东方田鼠一些时间,它们的种群就可以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最终爆发。洞庭湖区就会成为老鼠的乐园。
此时的老鼠还没有呈现出破坏性的一面,毕竟它们吃的都是洞庭湖区内的草,真正的危害在于当旱季结束,汛期到来时,此时洞庭湖就可能会爆发鼠患。
这里多说一下,如果汛期到来时,洞庭湖水位突然上涨,一般也不会发生鼠患,因为很多老鼠来不及逃走就被洪水淹没,无法作乱。
鼠患的形成大多是前一年出现了干旱,使得洞庭湖湖区变草原,留给东方田鼠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活动空间,以至于幼崽成活率提升,种群爆发式增长;而等到来年时,湖水上涨,但是上涨速度慢,此时东方田鼠就会被洪水驱赶着跑到湖区外侧,密度提升,数量又多。
此时老鼠们的生存空间缩小,老鼠忍饥挨饿,饥饿的老鼠们就可能会突破洞庭湖区,跳过堤坝,来到人类生活区域,破坏农田,肆意啃食。
7年洞庭湖连续干旱9个月,给东方田鼠充足的活动空间和繁殖时间,汛期水位上涨的速度又比较缓慢,虽然淹没了东方田鼠的家园,但也留给了东方田鼠充足的迁徙时间,导致洞庭湖鼠患严重。
鼠患最严重的地方,当地沿着洞庭湖大堤修建了一道防鼠子堤,还在堤下挖了30-60厘米的防鼠沟,结果老鼠太多,老鼠很快填满了防鼠沟,仍旧有大量的老鼠突破重围,危害农田和建筑物。在当时,大通湖区的居民每天捕杀的老鼠都在10吨左右,可以说灾情非常严重。
7年的洞庭湖鼠患也为此次洞庭湖干旱敲响警钟,此次干旱必定也会为老鼠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如果干旱一直持续到明年,而且来年汛期水位慢慢上升,洞庭湖鼠患或卷土重来。
如何预防鼠患?
既然洞庭湖水位下降,为老鼠繁殖提供了便利,那有什么办法预防鼠患的发生呢?
一方面是要保护好老鼠的天敌,老鼠的天敌其实有很多,比如:王锦蛇,水律蛇,黑眉锦蛇等蛇类,也有猫头鹰,隼类等猛禽,还有猫,貂,黄鼬等小型猛兽。
只是老鼠的天敌繁殖速度并不如老鼠那么快,当老鼠突然爆发后,天敌往往来不及消灭,新一批的老鼠又开始参与繁殖了。
另一方面是提前做好预防,洞庭湖的居民们往往会在老鼠还未爆发时,提前修筑防鼠墙,安装电子灭鼠器。
还有,目前市面上的烈性老鼠药已经被禁售,比如:鼠毒强,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烈性灭鼠药在老鼠体内有残留,老鼠吃了老鼠药后虽然会很快死亡,但是以老鼠为食的猫、狗、猛禽等也会因为吃了含有剧毒的老鼠而死,7年,为了对付老鼠,滨湖村投放了大量的烈性毒药,导致村里0多只猫所剩无几。
目前采取的老鼠药是对生态影响较小的慢性毒药,老鼠吃完后不会立即死亡,3-5天后才会生效,死亡的老鼠遗骸即便被天敌取食也不会造成二次中毒。
除此之外,如果可以的话,能够让洞庭湖湖水一夜之间上涨,是最好的灭鼠方法,这样老鼠来不及逃走,大量老鼠葬身湖泊,成为鱼儿的食物,也避免了鼠患的发生。
不管怎么说,洞庭湖提前进入旱季,对当地生态影响非常大,除了预防干旱带来的各种损失之外,也要警惕老鼠,避免鼠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