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鼬 >> 黄鼬的形状 >> 共记录鸟类50余种无锡市新吴区生态家
今年,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启动了全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计划利用一年时间,对新吴区的植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昆虫及淡水水生生物的“家底”进行全面调查,最终成果将强有力地弥补历史空白,对新吴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8月22日,记者获悉,项目启动至今,调查团队已完成针对鸟类及昆虫类群的第一次调查,共记录鸟类50余种,水雉(zhì)、黑翅鸢(yuān)既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鸟类指示种,表明新吴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灯诱昆虫
首轮调查在取得生物多样性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确定了新吴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大溪港省级湿地公园等地,为后续其他类群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大溪港省级湿地公园风光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风光
梁鸿国家湿地及大溪港省级湿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不仅是“鸟精灵”首选的“度假胜地”,也是各类群野生动植物偏爱的家园。浮萍上的“凌波仙子”水雉、高空盘旋的“空中王者”黑翅鸢、国家一级保护“锡”有物种黄嘴白鹭、依靠水源孵化的黄蜻、在湿生植物丛中伺机捕猎的黄鼬……随着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太湖水质日益向好,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保护得到有效保护,湿地群落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愈加完善,大大提升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质量”。
菜粉蝶
水雉
黑翅鸢
黄蜻
在水一方,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生态文明,人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享生存空间。新吴区积极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新吴”而努力奋斗。
通讯员苏小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曹卢杰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