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鼬

镇馆之宝造型奇特的鸡首壶全国找不出第二件

发布时间:2022/8/17 17:59:22   
专家告诉你呲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怎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103/4321518.html

今年是农历丁酉鸡年,有关鸡的吉祥之物从不缺拥趸。古人常以鸡的形象寓意吉庆,这是因为“鸡”的发音与“吉”字相近,公鸡的“公”与“功”、鸡冠的“冠”与“官”、鸡打鸣的“鸣”与“名”又恰是谐音。

在我国古代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了不少与鸡相关的文物。本期镇馆之宝,就请大家欣赏余姚博物馆馆藏的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

10月18日,记者走进余姚博物馆,一睹这件鸡首壶的独特魅力。在余姚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谢向杰的讲述中,有关鸡首壶的惊险、神秘、独特故事像一串串绳索,将古人与我们的思绪串联在一起。

走进余姚博物馆的展厅,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静静置于独立展柜内,参观者隔着玻璃细观它的风采。殊不知,这件鸡首壶当年差点落入盗墓贼之手。

时间倒回至年2月春节期间,肖东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有人在余姚肖东五金墩盗墓。这片地区本就是古墓葬数量较多的地方,盗墓分子觊觎已久。因此,警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抓捕。

据当事人回忆,在警察上山时,一伙盗墓分子仍在盗掘,不曾察觉警察来到身后。等听到警察冲过来的声音后,他们才慌忙丢下工具,拎着赃物,四散奔逃。慌乱中,拎着器物的盗墓分子摔倒在地,袋中所藏的盗掘文物也摔在了地上。现在我们看到的鸡首壶缺失的部分口沿,便是这一摔所致。

打击文物犯罪案件侦办结束后,余姚公安机关将鸡首壶移交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从盗墓分子手中惊险抢下的特殊经历,让这件鸡首壶成为了打击文物犯罪的代言人之一。因此,它参展了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全省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成果展,这是它唯一一次“走”出余姚博物馆。

作为镇馆之宝,余姚博物馆的馆标就取自它的形象。该鸡首壶曾载入年11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宁波文物集萃》,因其实属壶精品,作为该书的封面器物刊登。年1月的《香港文汇报》,年1月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余姚文物图录》,年1月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制的《余姚博物馆藏珍》等都曾经报道或收录过它的图片。

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的特殊之处远不止于此。在余姚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谢向杰的介绍中,记者得知这件珍品是全国同期出土的青瓷鸡首壶中最独特的一件。

余姚博物馆馆藏鸡首壶近40件,国家一级文物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因其造型独特、器型完整、釉色清新、装饰精美而从众多鸡首壶中脱颖而出。

西晋是鸡首壶的早期发展阶段,大多以小件为主,盘口直径大,给人一种矮胖敦实的感觉。肩部往往一侧贴鸡头,鸡头短小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这一时期的鸡首壶风格普遍比较朴拙,整个器型矮小,装饰简单。

但是,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却“不按常理出牌”,其细致程度远超同期同类器物。这件鸡首壶尺寸为口径11.9厘米,腹径17.7厘米,底径12.0厘米,高23.4厘米。盘口,短颈,溜肩,圆腹,平底内凹。

更为罕见之处则在于它的整体造型。口沿部位塑一黄鼬形提梁柄,黄鼬四足撑住口沿,前肢弯曲,后肢伸直,全身饰人字形篦点纹,正吐着舌头双目圆睁瞪着前方的鸡首,造型逼真,充满动感。肩部两端对应贴塑鸡首和鸡尾,鸡首肥大,张嘴、高冠、鸡髯下垂,饰有圈点、斜线纹,另一端贴小鸡尾;鸡首和鸡尾处各贴塑一胡人,一人为拱手蹲坐,另一人双手按于大腿蹲坐着,头均抵口沿;壶肩部又饰弦纹、网带纹,连珠纹,篦点纹,并贴塑两铺首衔环、四朱雀。胎体厚重,胎色青灰,施青釉不及底,有冰裂纹。如此风格迥异的鸡头壶,在国内同时期的同类鸡首壶中未见第二件,堪称精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如此精美的鸡首壶会是古人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么?对此,谢向杰先生做了解答:“其实,这件鸡首壶的鸡头是实心的,与壶体不通,仅仅是装饰而已,尚无实用性功能,且这一时期的鸡首壶多为墓葬品或明器。”

成熟青瓷器在东汉中晚期烧成后,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在六朝时期,特别是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器形制多样,除了大量的碗、碟、罐、壶、洗、盘、耳杯、香炉、唾壶、盆等日用器具外,还有鬼灶、鸡笼、猪栏、羊圈、狗圈、谷仓等为模型的明器。可见,人物、鸟兽在这一时期已发展为器物附属部分的装饰。

随着瓷业发展,制瓷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器物表面普遍采用模印、刻划、堆贴,甚至釉下褐彩等装饰手法,使得瓷器造型越发生动。因此,这一时期的越窑青瓷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们隐含着历史、文化、审美、习俗等诸多方面丰厚的内涵,而其中较有特色的便是鸡首壶。余姚博物馆馆藏的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首壶装饰题材复杂,文化内涵丰富,无不透着神秘的气氛,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古越地域文化特色。

鸡首壶的产生与发展与古越民族中盛行的“鸡卜鸟占”风俗有莫大的关系。不同于北方中原地区相对成熟的文明,江南地区却始终笼罩着浓烈的巫风,保留了较多的史前原始文化的因素。上古时期,鸡与鸟被视为同类,野生为鸟,家养为鸡。鸟类具有展翅高飞的自然属性,原始先民便将它看作沟通天地人神的使者。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浙江博物馆藏

“在距今约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刻“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刻双鸟纹骨匕柄和圆雕鸟形象牙匕等史前艺术品,皆昭示着原始人对鸟类的特殊情感。”谢向杰先生介绍。

河姆渡圆雕鸟形象牙匕,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藏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六朝青瓷器中才会普遍出现以鸡为创作题材的鸡首壶、鸡头罐等器物。

“鸡”与“吉”谐音,古代“天鸡”更被看作神的使者,所以鸡首壶也称为天鸡壶。《韩诗外传》曾记载:“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将其称为“五德之禽”。

不过,鸡首壶虽曾盛极一时,却也难掩消亡之势。随着政权的转移、南方瓷业衰退等因素影响,至隋唐时期,鸡首壶的数量剧减,使用功能也随之衰退,逐渐被执壶所取代。

鸡首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品。无论是实用品还是艺术品,古人精湛高超的制瓷技艺令人惊叹,在中国古老灿烂的文明史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姓对吉祥、安定、幸福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寄语鸡首壶,也是那一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朱婧摄影张孙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3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