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秘境百马环滇超级马拉松民族滇峰秀NO.8鄂伦春族用奔跑的方式,跑遍中国56个民族聚居地。在七彩云南·秘境百马环滇超级马拉松即将开跑之际,用独特的视角,特邀全国56民族代表,以“民族滇峰秀”的方式,展示各民族特色、民族自信及精神风貌。同时,年,“56个民族共携手·健康中国行”系列全面健康跑也将正式启动,我们将携中国56个民族,为环滇跑者加油助威!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兴安岭之王”的鄂伦春族。(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乌茜特的精彩展示)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他们自古以来一直从事狩猎生产,性情淳朴、坚强,以勇敢强悍而著称,被誉为“兴安岭之王”。鄂伦春族纹饰▼习俗:热爱狩猎的勇敢鄂伦春鄂伦春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狩猎生产“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打不尽。”一首民歌,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许多80、90后在上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到过这首歌。鄂伦春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少的成员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一直从事狩猎生产。十七世纪中叶以前,鄂伦春人狩猎的主要工具是弓箭、扎枪、驯鹿和猎犬,迁到黑龙江以南以后,猎马逐渐取代了驯鹿。在长期的野外饲养和狩猎训练的基础上,鄂伦春人培育了体型矮小、行动敏捷,速度、耐力俱佳而又善于在深山密林中穿行奔跑的马,成为狩猎的得力助手和运载工具。18世纪中,鄂伦春人已经开始使用火枪,但并未马上废弃弓箭,弓箭与火枪并用。鄂伦春人最早使用的是火绳枪、火镰枪和炮子枪等多种火枪。从19世纪末开始,陆续使用过各种步枪。除此之外,鄂伦春猎人还使用地箭、猎刀、铁夹、桦皮船、滑雪板等作为狩猎工具。鄂伦春人有4个狩猎期:2-3月份是鹿胎期,6-7月份是鹿茸、犴茸期,9月至落雪前是鹿尾期,落雪后的冬季是打皮子期或打肉期。这些时段统称为“红围期”,即狩猎的黄金期。狍子、马鹿、驼鹿、梅花鹿、獐子、野猪等食草动物是猎人们经常猎取的对象,也是他们过去衣食所需的主要来源。食肉类的虎、熊、豹等猛兽,细毛类的貂、猞猁、水獭、灰鼠、貉、黄鼬、野兔、赤狐等,飞禽类的野鸡、树鸡、飞龙、天鹅、大雁、野鸭等,均是鄂伦春猎人的猎取对象。建筑:民族特色传统建筑仙人柱鄂伦春人以“乌力楞”为基本的生活单位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并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无边际地游动,而是有固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一般在一条或几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活动。冬季的住地比较固定,而春、夏、秋季随着主要狩猎对象栖息地的不同需要进行迁徙。因此,住宅对于鄂伦春人来说,就像一件皮衣或一个桦皮箱一样,是一件可以卷起来驮上马背就走的物件,而不是世代相传的祖业。在日常生活中,鄂伦春人以“乌力楞”为基本的生活单位,“乌力楞”的意思是“子孙们”,是一个父系的大家族。这既是他们的“村屯”,也是他们共同游猎的生产组织,是鄂伦春族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乌力楞”内的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随季节的变化和狩猎的需要不断地迁徙,选择新的猎场。随着人口的增加,从原来的“乌力楞”中分离出新的“乌力楞”。鄂伦春人总是要选择一处背风朝阳、地势平缓、较为空旷的山坡作为“乌力楞”的宿营地。宿营地背山面水,前面不远处是潺潺的小溪,满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后面背靠崇山密林,出去打一只狍子就像到自家羊圈里拿只羊回来一样简单容易。一个“乌力楞”一般有三至五个“仙人柱”。在宿营地,“仙人柱”要一字排开,既不能前后排列,也不能排成弧形,因为每个“仙人柱”后面的小树是供奉神灵的地方,这里对外人是禁地。每家“仙人柱”前用树干搭起晒架,铺上柳条,晾晒肉干、野菜和捕来的鱼。各家“仙人柱”之间没有隔界,但一家“仙人柱”前后的空地,其他人是不去占用的。屋里以辈分和长幼来分坐席和起居处。“仙人柱”的覆盖物,夏天用桦树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当“乌力楞”迁徙的时候,鄂伦春人只取下“仙人柱”上的遮盖物,支架就竖在原地,留着以后再迁回来或方便其他猎人使用。在遮天蔽日的密林深处,这些用白桦树搭建起来的“仙人柱”特别显眼。猎人狩猎经过附近要住下来时,就不用再砍树重新搭“仙人柱”,而是选择这里作为既环保又方便的安身之地。艺术:优美的鄂伦春族民歌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鄂伦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赞达温”曲调为主。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釆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神话《伦吉善和阿伊吉伦》、《白衣仙姑》、《吴达内的故事》等,涉及鄂伦春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及对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业绩的描述和歌颂。鄂伦春族的“扎恩达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词歌唱,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为丰富。谚语、谜语,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形成,是生产劳动的反映,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口头文学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宝库。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容。《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依哈赖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转圈舞”是一种带有自我娱乐性质的群众性歌舞,男女都参加,边唱边跳。“假面舞”是融进了宗教的相关内容:“萨满”跳的祈求狩猎、获得丰收的祭祀舞。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就常用这些乐器来伴奏。服饰:狩猎民族的服饰文化鄂伦春族的服饰以遮蔽身体和御寒为主衣服是人类用来遮蔽身体和御寒的东西,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一个民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往往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作为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如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防寒力强,适宜做冬装。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装。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套头皮帽、皮手套、皮围裙、皮坎肩等。没有下半截的皮裤多用三张皮在秋冬季制成,裤长只到膝盖下,下半截穿皮套裤。套裤无裤腰和裤裆,只有两条马蹄形裤腿,用皮绳栓在裤带上。男人狩猎、女人砍柴时都习惯穿上它,既保暖,又可以保护里面的裤子,行动起来也很灵便。而穿着的兽皮靴,则是用十几条狍腿皮做靴帮,用一个狍脖子皮做底缝制,轻便、美观,踩在雪上还不容易发出声响。皮帽多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作而成。其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并熟制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盖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兽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这种帽子是狩猎的极好伪装,据说如果不换上两只假耳朵,猎人在远处就会误认为是真狍子而出现误伤。在我们即将于启动的“56个民族共携手·健康中国行”系列全面健康跑上,以及今后的每一场马拉松中,我们将带领大家走遍大美中国,你将会感受到数不尽的民族非遗文化,品尝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美食……更多精彩,敬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