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鼬

炎炎夏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来吧

发布时间:2022/11/10 0:09:17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66445.html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河的中下游河段,鹤壁市淇滨区与淇县交界处。湿地公园包括淇河河床、河漫滩、河岸坡地及少量丘陵岗地。规划区西至贺家村,东至下庞村,北至许沟村,南至礼河寨。坐标东经°10′35″~°13′24″之间,北纬35°48′02″~35°45′20″之间,南北跨度5.0km,东西4.3km。面积.51hm,其中湿地面积.76hm,湿地率达81.43%。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宣教与生态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投资1.33亿元,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科普长廊、生态停车场、沿淇步道、园路木栈道、观景塔、户外课堂、太极广场、叠水桥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下一步将加大投资力度,主要开展规范内部管理、人员培训及科普宣传等工作.经过6年的建设,淇河国家湿地公已经成为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科普宣教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功能表现突出

(一)生态功能类型多样

1.典型性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淇河中下游段,河道蜿蜒曲折,河面随两岸地形变化,时而宽阔如漾,时而狭窄如巷,属典型的丘陵地区河流,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河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受季节性降水和上游盘石头水库排蓄洪运行规律影响显著,枯水期待续时间长,水量小,流速慢,水位低,大部分河幔滩裸露,河流汊道多,水流散乱,主河道不明显。受河床地形地势及人工修建的溢流坝影响,在河床内相间分布着许多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水潭或汇水区,潭内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丰水期持续时间短,水量大,流速快,水位高,多数河漫滩被淹没。由于水流对河道的冲刷作用明显,洪水过后部分河漫滩的大小和形状会发生变化。

2.多样性

(1)生境多样

淇河湿地是多类型湿地的复合体,以洪泛平原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为主,兼有少量人工湿地、地热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受季节性降水、上游盘石头水库运行规律及河床地形地势的影响,各类湿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非地带性、间断性,水陆交错分布,植物群落丰富。通过水文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各类湿地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

目前淇河湿地内有欧美杨林、旱柳林、黄荆灌丛、酸枣灌丛、荆三棱、莎草群系、芦苇群系、狗牙根群系、白茅群系、香蒲群系、酸模叶蓼(水红花)群系、浮萍、紫萍群系、满江红群系、莲群系、黑三棱群系、荇菜群系、茨藻群系、竹叶眼子菜群系等40个植物群系。

(2)物种多样

复杂的地形地势、地质结构和水文状况,特别是涌水量稳定的温泉和受到严格保护、几乎无污染的淇河水共同构成了淇河湿地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淇河湿地内有维管束植物约有61科种、脊椎动物种、昆虫约种。其中,鱼类资源特别丰富,共有8目14科64种,是河南省鱼类最多的河流,淇河鲫鱼为淇河特有的珍稀品种。

在淇河湿地动植物资源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3种,省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

3.地域独特

淇河形成于下奥陶统,是一条历经五亿年的古老河流。在鹤壁境内,因地幔现象,水质矿物成分丰富,水域特产:淇河鲫鱼、缠丝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位于淇河西南大约10公里的上峪“地幔窗口”,是中国至今发现的三个“地幔窗口”之一。在此窗口处,可以看到从上地幔、下地幔到地表几百公里至公里的地幔物质,还可以看到从地幔到地表的各个地层物质层。

淇河湿地内沿岸河漫滩宽窄不一,从河中心到两岸,呈现出由水生生态系统逐渐过渡到陆生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湿地水文过程显著,生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淇河湿地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常年保持在国家地面水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级别为优,超过了功能区标准。自年以来,省环保厅9次公布全省18个省辖市市区内60条河流水质状况,淇河水质8次排名第一。淇河湿地是鹤壁市重要的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工农业生产水源地,也是鸟类重要的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二)生态功能表现突出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淇河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较为稳定,生态功能发挥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方面,河流湿地能够很好的进行地表水分传输,同时养分、生物也随同一起传输和交换。此外,流动的水体里氧气充足,适合各种好氧生物生存。同时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养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有效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同时对生态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效益方面,淇河湿地能够改善鹤壁市环境,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满足人民群众回归自然的需求。

三、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我国中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多样,温泉较多,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是湿地动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

根据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有关资料记载,淇河湿地内共有脊椎动物种,维管束植物61科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11.8%。

(一)野生动物资源

1.鱼类

根据年度—年度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显示,淇河湿地内共有鱼类8目14科64种。其中鲤科41种,鳅科、鮠科各4种,脂科、鰕虎鱼科各3种,鳗鲡科、鲶科、合鳃科、鲡鱼科、塘鳢科、攀鲈科、鳢科、青鳉科、刺鳅科各1种。

从淇河湿地的鱼类组成情况看,大部分属于自然种群结构。鱼类组成除具有华北平原所共有的鱼类之外,还拥有一定数量的鳊、鳅及鲢、鳙等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的常见种类,其区系组成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常见种类有鲫、鲤、黄颡鱼、乌鳢、鲢、草鱼、鲶鱼、泥鳅等。

淇河湿地内分布的鲫鱼——淇河鲫鱼名列中华四大名鲫(淇河鲫鱼、洞庭鲫、太湖鲫、六合鲫)之首,其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成分多而全,特别是谷氨酸含量较高,与缠丝鸭蛋、冬凌草并称为“淇河三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瞿瞿竹竿,以钓于淇”的记载,古诗中也不乏“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的誉词。汤阴县一卷()记载:“淇鲫体皆双脊,形扁圆,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其啜于冬日,昔在封建时代专差向皇帝贡献,列三大贡品之首(淇鲫、香稻米、缠丝蛋),颇受嘉评,时称可与黄河鲤鱼并列,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

2.两栖类

淇河湿地内现有两栖动物1目3科6种。其中锄足蟾科2种、蛙科3种、姬蛙科1种。常见种类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等。其中,黑斑蛙为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爬行类

淇河湿地内现有爬行动物有2目8科19种。其中龟鳖目2科2种,蜥蜴目4科7种,蛇目2科10种。常见种类有鳖、无蹼壁虎、丽斑麻蜥、赤链蛇、红点锦蛇等。

4.鸟类

湿地公园共记录到鸟类17目43科种。其中鸭科23种,鹟科15种,雀科12种,鹰科11种,鹭科9种,鸦科7种,鴟鸮科、鹡鸰科各6种,鸠鸽科5种,鸻科、鹬科、杜鹃科、山雀科各4种,鸊鷉科、隼科、秧鸡科、翠鸟科、啄木鸟科、燕科、文鸟科各3种,鹳科、雉科、雨燕科、百灵科、伯劳科、卷尾科、绣眼鸟科、反嘴鹬科、鸥科、椋鸟科各2种,琵鹭科、鹤科、鸬鹚科、燕鸻科、夜鹰科、佛法僧科、戴胜科、鹎科、黄鹂科、河乌科、鷦鷯科、彩鹬科、鹮嘴鹬科各1种。淇河湿地鸟类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占较大比重。在种鸟类中,留鸟54种,候鸟种。候鸟中,夏候鸟40种,冬候鸟29种,旅鸟41种。

常见鸟类有:苍鹭、大白鹭、白骨顶、黑水鸡、豆雁、赤麻鸭、斑嘴鸭、绿头鸭、白鹡鸰等。

保护类鸟类有:3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角鸊鷉、大天鹅、灰鹤、苍鹰、普通、白琵鹭等2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凤头鸊鷉、苍鹭、鸿雁、红脚鹬等10种。

建设期间,为监测湿地鸟类情况,促进公众了解湿地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淇滨区林业局联合湿地公园管理处组织专业调查队深入湿地,调查湿地野生鸟类情况。经统计核对,较试点申请前的种,新增8种,分别是:白琵鹭、红头潜鸭、彩鹬、鹮嘴鹬、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红嘴鸥、北椋鸟。

兽类

淇河湿地地处浅山丘陵地带,紧邻城市,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兽类分布较少,而且多为小型兽类。共有兽类5目8科20种。其中蝙蝠科、鼠科各4种,松鼠科、仓鼠科、鼬科各3种,猬科、兔科、猫科各1种。常见种类有普通刺猬、夜蝙蝠、草兔、岩松鼠、大仓鼠、小家鼠、黄鼬等。其中,豹猫为省级重点保护兽类。

(二)植物资源

淇河湿地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61科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11.8%。

河床内的河漫滩、河道两侧浅水区及许沟温泉分布区,水流缓慢,人为干扰活动较少,自然植被保存良好,植物比较丰富。主要植物有旱柳、芦苇、香蒲、水烛、藨草、小碎米莎草、眼子菜、浮萍、紫萍、黑藻、小茨藻等。

洪泛平原地势略高于河床,多数已被开发利用形成农作物生态系统以及人工林生态系统,仅在田间、地头存有少量自然植被。人工植物主要有欧美杨、枸树、紫薇、火炬树、国槐、女贞、雪松、桃、苹果、杏树、白梨等乔木,及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原生植物主要为白茅、狗尾草、苍耳、艾蒿、蒺藜等。

两岸山坡比较陡峭,分布的天然植物较多。常见的野生植物有艾蒿、葎草、藜、苍耳、白茅、车前草、狗尾草、猪毛菜、狗牙根、稗、马齿苋、酸枣、黄荆等。其中,淇河两岸滩地分布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

四、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特色亮点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属鹤壁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是鹤壁市重要的城市生产、生活水源地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淇河水质安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着力打好治河护河“组合拳”。淇滨区在淇河水质保护工作中,积极成立专项部门,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淇河长久保持水质优良。

一是成立淇河湿地公园执法大队。年,鹤壁市淇滨区城管局成立淇河湿地公园执法大队,专职负责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综合执法工作。重点查处淇河湿地内搭建的妨碍泄洪的建筑物,清除河道范围内的采砂、捕鱼及围垦河道私放船只,以及淇河两岸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及废弃物,污染损害水环境等违法行为。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制止摆摊设点、游人烧烤、私搭乱建现象,对淇河湿地地笼捕鱼现象,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就地没收或销毁捕鱼用具,对采砂、采石行为,一经发现当场予以制止并依法处罚。目前,淇河湿地周边餐饮餐点、畜禽养殖等违章建筑均被拆除,淇河湿地范围内非法捕鱼、采砂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成立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招聘专职护河员保护淇河湿地公园。年,淇滨区成立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淇河及淇河湿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自成立以来,招聘专职护河员28名,并配发标志性服装和劳动工具,全天候进行垃圾清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同时为加大淇河湿地保护宣传力度,以公告形式张贴《鹤壁市淇河保护办法》(市政府4号令)余份,发放《致沿淇河居民的一封信》1余份,利用村内广播宣传保护湿地公园,制作淇河湿地生态保护宣传牌60块,在淇河沿途设置“严禁烧烤”、“禁止放养外来物种”、“禁止捕猎野生动物”等警示牌90块,有效提高了群众保护淇河生态环境的意识,淇河湿地内乱扔垃圾、捕鸟、损坏树木等破坏行为不断减少。

鹤壁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年淇河水质监测报告中对8个城市水环境功能区考核断面进行监测发现,在水质监测的21个因子中,符合Ⅰ类标准的有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等20项,占95.2%,符合Ⅱ类标准的有1项,占4.8%,淇河湿地总体水质类别为Ⅰ—Ⅱ类。并且自年到目前,淇河水质无明显变化。年以来,省环保厅9次公布全省18个省辖市市区内60条河流水质状况,淇河水质8次排名第一。

信息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