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鼬 >> 黄鼬的种类 >> 刘振瑛名播四海大皮都
张家口作为皮毛集散地的历史相当久远,在上古时代就有珍贵毛皮在今张家口区域内集中成市的记载。今天谈皮都,我们且不必去追寻年前古代国市场上的“白狐皮”交易,就从明清时期说起。
梅国祯《清置榷税疏》《明经世文编》卷说:张家口“自隆庆五年北虏款贡以来,始立市场”。秦武域:《闻见瓣香录》甲卷说:张家口入清后始为“南北交易之所,凡内地之牛马驼羊多取给于此,贾多山右人,率出口以茶布兑换而归,又有直往恰可图地方交易者,所货物多为紫貂猞猁”。从明朝的“隆庆和议”及来远堡的修建,到清朝大境门的开通,张家口渐渐由军堡过渡为商业市镇。随着张库大道的兴盛,以毛皮为主的草原物产大批进入张家口,张家口的毛皮加工制作业也应运而生。
皮毛产品有个特点,所有皮毛不管是家畜还是野牲,越是寒冷地区的毛皮质量越好。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蒙古高原就形成了一个有着诸多品种,巨大数量和优良质量的皮毛产品基地。而张家口北接蒙古高原,南邻华北平原,恰恰是草原畜产品输送中原的主要道路结点之一。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皮毛的集散地。大量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从明中叶张家口马市开通后,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皮毛集散地之一。明代中叶后期,市场商品的流动方式是游牧民族携带以马为主的草原牲畜及皮毛产品走近长城沿线,与农耕民族交换草原稀缺的以茶为代表的生活物资,形成了被历史学家们定义为的“茶马互市”的以物易物的初级经济交流形式。以物易物交流的市场叫做马市,张家口的马市在长城沿线非常出名,政府还专门建立了马市交易的城堡。马市的繁荣,为后来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大境门的开通和张库大道的兴起打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张家口市场商品的流动方式由过去单一的游牧民族走进来的历史格局,改变为农耕民族的走出去和游牧民族商人走进来的有出有进的新格局。
从明末清初起,大境门内外就渐渐形成了更为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除来自蒙古高原的皮毛通过后来的张库商道集中到张家口外,西北其他地区的许多皮毛也通过西路转运汇集于张家口。相关文献记载:蒙古高原盛产各类皮毛,具体为:“山羊皮,漠北各部皆产山羊皮,每年产额约二百余万张,每张价值约一元二三角不等。南部所产其色青,极厚;西路产色淡;东北两部所产其色虽青却显暗色。羔子皮,漠北各部皆有,每年所出约二百余万张。以西部所产为佳,花样极好。东南北三部产量不多,毛粗花笨。猛子皮(山羊羔子皮)各部均有,亦以西路为多,每年所产约百万张以上。牛皮、马皮,漠北各处皆有,每年约产五六十万张。牛皮每张价值约四五元不等。灰鼠皮,产地分东西两路,西路产地为唐努乌梁海乌梁公大亲王旗下达赖王旗、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东路产地为顶代、黄代、东西跌令计等处,仅跌令计每年所产约二百余万张。黄狐皮,也分东西两路,西路所产最多,色黄毛细,品位最高;东路所产色淡毛粗,品位稍次。沙狐皮,产地为东路的顶代、黄代、沙林庆等处;西路则为三音纳彦大亲王府各旗。东路货佳,西路次之。每年产量与黄狐皮相等。猞猁皮,该皮俄国产量最多,漠北产量较少,其产地东路有跌令计、顶黄代等处;西路有唐努乌梁海、科布多等地。东路所产质量最佳,但产量甚少,西路产量较多,却质量稍次。每年可产数千张。白狼皮,其产地与沙狐皮同,惟西路所产毛细,东路所产毛粗,其产量也与沙狐皮相同。貂皮,以唐努乌梁海为最多,货稍次,东路的跌令计、合纳尔所产较佳,但产量极少。旱獭皮,东西两路所产量高,北部次之。”“漠北所产各种毛类皮张,均无买卖集合地点,也无一定行市,全由商人用以货易货的方法,载货到各盟旗地方收买,然后集中在乌里雅苏台和库伦两地,再行运至口内”。
碎销们从草原运到张家口的皮毛都销售给生皮行,生皮行分为粗皮、细皮、羊毛三业。粗皮行主要是鞣制牛皮、马皮、驼皮、羊皮、狼皮、狗皮等生皮。虎、豹、熊皮虽然昂贵,但是就加工程序来讲,这些皮张也归入了粗皮行。不过,一般作坊不敢接这类活,只有技艺高超的老匠人才敢加工这种皮张,其加工费自然不菲。张家口老皮匠们回忆,斑斓耀彩的金钱豹皮和老虎皮虽然不多,但当时年年都会在张家口出现几张。实际上,有钱人只是用这类皮做褥子或炕垫。偶尔也有人把高贵的兽皮镶嵌在皮大衣边上,或者做个兽皮帽子、手笼子借以炫耀。有时,老虎皮也会在封建社会三军统帅的大帐帅椅上露脸。
细皮行主要经营珍贵兽皮。羊毛行经营粗牛毛、羊毛、羊绒、驼绒、马鬃马尾等绒毛。与皮毛有关的相关行业也分得很细,有裘皮、粗皮、白皮、马鬃马尾、制革、蒙靴、皮件、鞍韂、毡房、毛皮栈等近20种行业。据资料记载,光绪二十年(年)前后,大境门外元宝山有公义和、通兴和、裕兴公、德玉恒等几家皮毛栈房。清代末年张家口经营毛皮的商号已有上千家之多,主要集中在正沟、西沟一带。当时,正沟、西沟街道两旁商号林立,皮毛堆积如山,各地的皮货商云集市场。“每到秋天,张家口大境门外人马喧天,昼夜不停,毛皮堆积如山,街路犹如峡谷,往往需要侧身提袍才能穿行。”
粗皮行也叫老羊行。张家口最大的粗皮行叫兴隆魁,兴隆魁坐落在大境门外正沟,专做圐圙买卖,颇有名气。当时张家口老人们常说:“东口有个兴隆魁,西口有个大盛魁,”可见兴隆魁的名气之大。兴隆魁的经营情况现无资料可查,但据老人们回忆,兴隆魁买卖大,伙计多,每月吃一车洋(白)面。兴隆魁养有自己的骆驼群,专门从大圐圙往张家口运皮张,为夏天在草地放养骆驼,兴隆魁还在张北白庙滩买了草场。
清代末年,张家口的永兴合、瑞兴合、瑞兴源、大义隆、永全贞和后发展的瑞合昌、福生泰等,都是有名的粗皮货栈,这些粗皮货栈多数在大境门外坝岗附近设点。粗皮货栈的营生很苦很累,湿生皮恶臭熏人,干生皮扎扎崴崴,堆码都十分费力。收皮时,还需要查验蜱虫眼儿。蜱虫是牲口身上的寄生虫,往往会在牲口皮上留下绿豆大小的虫眼。这种虫眼对皮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认真查验。
(删除这段民国十八年(年)以前,是张家口粗皮行兴旺之时,全市大约有过九十余家作坊。当时,新华街是粗皮作坊集中之地,如董天贵经办的永庆合老羊行作坊、李文儒经营的德胜永粗皮业作坊、杜越任经理的德合成皮坊、王永明开办的永和顺等,都设在那一带。设在冯窑厂附近的德森长羊皮坊,在老羊行中较有名望,主要业务是承揽军用皮大衣,此项业务虽担一定风险,但获益颇丰。)
粗皮行大多是张家口阳原、蔚县人开办的,作坊工人也多是阳原、蔚县人。其他皮张我们一般都熟悉,那就说说狼皮。狼皮有古狼皮和银狼皮之分。狼皮的共同特点是绒毛密实,比羊皮御寒性能强。但是古狼皮毛长板重,不适合做皮衣穿,多用来做褥垫子。银狼又叫白狼,皮板轻,毛色鲜亮,尤其是取其腋部皮做的皮衣已经归入上等皮货了。狼皮和其他大型食肉猛兽的皮一定得铲净熟透,如果猛兽皮没有加工好,遗留的气味会惊扰狗、马、骆驼之类比较敏感的驯养家畜。
粗皮作坊大字号多达多工人,小字号也有30几名工人。粗皮作坊从生皮行买上生皮加工鞣制,工艺上经过焖皮、抹沙、蹬皮、洗皮、铲皮等程序。这些活都很累,一般人不愿学这行手艺。不过粗皮作坊有一种规定:凡愿在粗皮作坊学艺的,每年十月初一开始,可借本柜皮大衣一件,第二年的四月初一,由本柜统一收回。这种规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很诱惑人,多数缺吃少穿的穷苦孩子往往是为了这羊皮袄才学了这门手艺。明清逢小冰期时代,气候寒冷,冬天张家口市区也常常出现零下30度的天气,蒙古高原的气候更是寒冷,大皮袄是人们的必备御寒物品。张家口民谣“山药、莜面、大皮袄”中的“大皮袄”即是指此而言。粗皮作坊徒工待遇较高,粗皮业手艺人王有余回忆:“我在德合成学艺时,柜上头年发给三块现大洋,第二年增到六块钱,学艺四年可吃上劳金,一年可领二十多块银币,吃住由柜上全部负担。”
细皮行主要是经营草狐皮、沙狐皮、灰鼠皮、貂皮、狸子皮、肚剥羔皮、黄鼠皮、银鼠皮、旱獭皮等珍贵兽皮。细皮行,大都是坐等买卖上门。每逢碎销将细皮整批销售给西沟各栈房后,细皮商贩便找各大栈房的掌盘,商定皮货价码,谈妥的各种畜皮,需付给掌盘三分利钱。然后细皮商贩再分类、配捆,将毛色鲜艳的细皮、肚剥羔皮等珍贵优良品种卖给大的细皮行和洋行,余下的杂色生皮再销售给下堡各细皮行。其中专收杂皮的名为“杂子局”,他们是从细皮贩那里买上各种零星贵重畜皮材料,转手卖到北京、天津和本地一些小本经营、自泡、自铲、自做、自销的个体毛毛匠。这些杂子局,多数是山西平定州娘子关人。这类商号有吉隆厚、同合义等八九家,大部分在张家口堡、南城壕设点,商号最多只有十几二十名工人。
(删除这段细皮行,多数在大境门外正沟一带,平均每家有工人15人左右,张家口总计有20多家这样的商号。德恒美、永源德、福恒美、德忻成、永升明都是当时较有名气的号。)
先介绍一下狐皮。狐的种类很多,有沙狐、草狐、火狐(又叫红狐)、青狐、玄狐(俗称黑狐)、白狐(产在北极的叫北极狐,产在东北的叫银狐)等等。沙狐又叫草狐,生长于蒙古高原南端及西北草原。这种狐皮算是最普通的狐皮,在狐皮中最便宜。红狐,毛色艳红似火,故而也称之为火狐。红狐数量较多,算是细皮中的大路货。青狐颜色青里略带黑黄,黑多黄少的算是上品,主要产于靠近草原的丘陵区。虽然青狐毛色驳杂,不十分美观,但清朝把青狐视为祥瑞之兆,并且定制只有晋爵贝子贝勒才能够穿青狐皮氅。据说是因为当年努尔哈赤行围射猎,只要穿了青狐皮氅,一定满载而归,所以就形成了这个规矩。玄狐产在东北,极品玄狐纯黑发亮,毫头带白针,但是在清朝初年已基本绝迹。凡猎到玄狐为国家祥瑞之征,都列为贡品,进奉皇家。白狐颜色洁白如玉、晶莹似雪,皮板轻薄,是专门供应富贵人家的高档皮货。银鼠又名石鼠,据说是长白山特产,毛色洁白清亮,皮板薄如纸,十分娇嫩,制成的银裘雍容华贵、卓然不群。整张狐皮可以做成狐狸围脖,用来做皮衣需要裁剪搭配。狐皮各部位都有名称,头部叫狐头;腿部叫狐腿,狐腿又有顺腿倒腿和前腿后腿之分;狐的肩臂交接处叫腋,特别珍贵,如《史记》所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可见自古以来,狐腋之裘已经非常名贵了;狐脊子是狐的脊背,毛头不厚,可是制出统子来特别轻暖;狐身上最贵重的是脖子底下一块叫狐嗉子的皮,这是狐身上最轻暖的毛皮。
再说说猞猁。猞猁生长于乌拉山一带,是介于狐鼠之间的一种兽类。猞猁体态轻盈,能在枯木繁枝揉升跳踉,古人叫它天鼠。它的耳大毛长,形状跟狐狸近似,所以有人说它是狐,又有人说它是鼠,其实非鼠非狐是另外一种动物。猞猁皮的皮板柔韧耐磨,是做皮大衣的最好材料。
貂的种类有很多,有紫貂、黑貂、草貂几大类。紫貂生活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黑龙江的寒冷地区,因为貂毛根泛紫名为紫貂。俄罗斯的黑貂又叫俄罗斯伶鼬,比紫貂还要名贵。这种貂生在茂密蓊郁森林高地,它的皮毛浓密柔韧,保温力特强,凡是穿戴貂皮衣帽的人,身上沾有雪花,在进屋之前,必须先行拍落,否则立刻溶成一片雪水。草貂产于中国东北,貂毛根略带灰白色,猎人叫它草貂。貂的体型前后腿不平衡,前腿短后腿长,后面拖个长长的大尾巴。最大的貂皮长不超三尺,一张普通的貂皮至少也值十两银子。依照清朝制度,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才有资格穿貂褂子。
此外专门做皮帽子和皮领子的有旱獭、水獭、海獭,三者之中海獭底绒厚、毛色光亮,旱獭最差。
另外有一种叫海溜的,也是水獭一类,颜色绒头跟水獭仿佛,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倒毛一个顺毛而已。至于海龙,颜色比水獭黑亮,而且带白针,一般也是做皮帽子或大衣领子。
灰鼠又叫青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中国的东北都有出产。灰鼠背灰腹白,跳跃灵活,极难捉捕。淡灰中泛白的是上品,深灰色是中品,灰里泛红的是次品。用灰鼠脊背拼制的皮衣叫灰背,因为耗用灰鼠太多,很少有人穿得起。一般都做成昂贵的反毛女大衣。
泡皮行是专门为细皮行加工鞣制名贵细皮的行业,是细皮行的原料供应行业,主要有恒盛源、坤盛源、和顺昌等店家。一般细毛、羔皮行的生皮鞣制,或雇专门的泡皮艺人加工处理,或直接送泡皮作坊鞣制。泡皮这行看似不起眼,但却是皮毛加工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生皮泡得好不好,一看水质,二看技术。水质好,技术不好也不行。泡皮艺人的绝活是配比鞣制用的原料,一般都背着人干,怕别人偷走了手艺。另外要掌握好浸泡时间,同样的生皮稍不注意就可能泡成了二等皮。所以请泡皮艺人干活时,要好酒好菜地招待,艺人高兴了,活自然能干好。艺人手里捣鬼,熟出皮子降了等级谁也挑不出毛病。泡皮业主要分布在永丰堡大水泉、市内南关道和西湾子一带。专泡羔皮的作坊有增盛源、恒盛源等作坊,专泡细皮的有和顺昌、富德成等作坊。
细皮作坊主要制作的高级裘皮,分别销往北京、天津、上海、长沙、汉口等地,其中有不少转口销往世界各地,消费者也大多是达官贵人。细皮行鞣制的麦穗羔皮值得一提。母羊从怀孕到产仔要六个月,在母羊怀孕五个月时,把不足月的羊羔从母羊腹中活活剥出,杀羔取皮,经特殊工艺制成麦穗羔皮。麦穗羔皮的获取很残忍,一张小小的羔皮两条命。因此,麦穗羔皮也叫“肚剥羔皮”或“血羔皮”。这种皮的毛呈自然弯曲状,轻薄柔软,质地细嫩,如绸缎一般,是当时京、津、沪、港各地及欧美等国皮货店中的珍品。因肚剥羔皮洁白如雪,也有的把口羔皮单列一行,称之为白货业。
还有一种叫滩羊皮,主要产于宁夏。滩羊皮是羊羔生下45天左右将羊羔宰杀后取的皮,这种皮底绒少,皮板轻薄,具有波浪形花弯,俗称九道弯。一件九道弯皮袄,卷紧能塞进粗不盈握的毛竹筒子里,那叫九道弯竹筒滩皮,是很讲究的皮毛珍品。滩羊皮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
“清末,张家口的细皮作坊发展到多家,较有名气的有长盛祥、恒心成、庆巨成,大源永,大丰厚,恒兴德、恒兴义、天意泰、天长恒等,后两家是上海大皮行恒润泰商号在张家口开办的分号”。张家口的毛毛匠巷、五道庙巷是羔皮作坊的集中地区,多年的老商号双合昌、玉盛常、大丰泰,及后发展的利园昌、福泰成、永全和其它羔皮坊,都设在这一带。
从清代前期起,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张家口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皮货节。皮货节举行三天,前两天外地皮货商走街串巷,到各皮毛商号登门拜访,看货、选货,第三天粗皮行、细皮行分别开盘,宣布各等级皮毛的参考价格,然后各皮毛商号与外地皮货商开始进行实质性交易,一旦成交,买卖双方绝不反悔。当时,张家口皮毛行情基本上影响、左右了全中国的皮毛市场,甚至有“张家口市场不开价,其他市场不谈价”的说法。实际上皮货节就是皮毛交易会,届时天南海北的皮货商都要云集张家口,进行交易。清末民初,国外洋行也纷纷参加皮货节,张家口皮货节成为了国际性交易会。多年来,皮货节不但是张家口皮货行业的交易盛会,也已成为了张家口的一大节日。
再来看看羊毛业。在张家口羊毛是单独的一个行业,政府对羊毛的管理也早已实行。《宣化县志》记载:康熙五十年,“羊毛入门(大境门)已经征税,做毡出门(大境门)又复征税。”文献记载:“蒙人畜羊者占最多数,所产羊毛分为抓毛、奎毛、羔羊毛等。每年所出约一千余万斤。分东西两路,东路为车臣汗部属,西路指乌里雅苏台、唐努乌梁海、科布多等地。东路产毛粗而短,仅能织粗呢、毛毡等;西路产毛细而长,配以适量澳洲羊毛,可织细呢。东路毛一般由张家口入口,西路毛多由归绥入口。”其实,进入张家口的不仅仅是“粗而短”的奎毛,还有大量细羊毛、山羊绒、牛绒及骆驼绒,这些毛和绒,统一称为羊毛业。
大境门外的永成明商号,是以经销、收购羊毛为主的羊毛行。这家商号平常有20多人做工,忙时增加到30人,最多时雇临时性工人60多人。这样的羊毛行,张家口共有八九家。
绒毛加工主要是分级、洗毛、纺线、制作毛绳、毛口袋几个工艺程序。分级时精选出来的细羊绒毛和细驼绒毛或销售给天津、上海的纺织厂或销售给洋行转口国外。粗绒毛则纺线织毛衣,粗毛或纺粗毛线制作毛口袋或直接制作牛毛、驼毛绳。
另外,制毡业乃至后来的纺织业,在张家口都曾非常兴旺。制毡业大多是小手工作坊,有的人干脆就身背一张弹毛的大弓流动揽活。从事制毡业的工匠主要是阳原、蔚县一带的贫苦农民,他们能吃苦,手艺精,擀出的毡子有草原盖蒙古包用的牛毛毡、粗毛毡,炕上铺的细毛毡,衬垫马鞍子、牛鞍子用的搭背,草原牧民和赶车人戴的毡帽,夏天披的雨披,冬天穿的毡疙瘩(毡靴)。尤其是阳原县人做的毡疙瘩,不但脚踝骨处能打弯,走路不卡脚,而且在融化的雪水中行走也不渗水,不变形。
最初张家口的毛纺业是指粗毛线和粗毛绳加工。用粗毛线织的毛口袋、褡裢十分结实。粗毛线也用来加工地毯,但是产量不大。解放后,经过行业整合张家口的地毯曾经通过外贸部门出口欧美。绒毛则在张家口粗洗,洗好的绒毛全部出口。精纺业虽然是后来兴起的,但是在元代的窝阔台时期,迁徙西域金绮纹工约三百余户和汴京毛褐工三百户到弘州(今阳原)、荨麻林(今万全洗马林)设立纳失失毛段工局,让这些回回工匠专门为皇家制造纳失失。纳失失是蒙语,是一种叫做金绮或锦绒的由金线织成不但有花纹,花纹上还嵌有珍珠的丝织品。同时,还招收童男童女来学习技艺,以便传承。史籍中还有关于织锦工调往京城的记载。弘州的匠官还把用兔绒毛织成的锦,上贡朝廷。
宣统元年(年)京张铁路通车和民国七年(年)张库公路通车后,张家口皮毛贸易和皮毛加工业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一份民国十四年(l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年输入张家口的皮张中老羊皮l万张,羔皮万张,山羊皮万张,灰鼠皮50万张,狐狸皮20万张,狼皮10万张,獾子皮50万张,牛皮万张,马皮9万张;羊绒20万斤,驼毛l50万斤,马鬃、马尾30万斤。另外一份资料记载:宣统元年(年)后,羊毛输入每年约0吨,民国十五年(年)达到00余吨。
皮毛通过张库大道集中到张家口,张家口的毛皮加工业自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全国最著名的毛皮加工基地。皮毛加工业曾是张家口地方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删除由于)相关资料却对毛皮加工业(删除也)没有正式记载,除乾隆四十七年(年)张家口“有皮毛加工作坊九十多家,日产裘革二千张”的一份记载外,从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的近三百年中,张家口的皮毛加工情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至民国年间,政府才开始重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并开始有一些记载。
综合民国十九年(年)和民国二十一年(年)的几份资料,当时,在张家口较大的粗细皮加工作坊家,年加工各种皮张451万张,年产各种皮衣件;皮韂等加工作坊57家,年产各种马草韂1张;皮靴作坊23家,年需香牛皮原料张,生产皮靴双;皮革作坊23家,年需原料牛皮5张,出成品法兰皮,红白底皮张,香牛皮张。清末民初,张家口的皮毛不但销往国内,而且已开始出口。《察哈尔省通志》记载:“民国初年,张家口除羊皮、牛皮外,其他裘皮业多为羔皮、狐皮、灰鼠皮、獾皮。年产成衣十万零五千件,八成销往京、津、泸、穗、汉口等城市,二成出口。”清末民初,张家口的一些大皮坊商号如公记、信义德、恒兴义、恒天德、恒兴源等,都分别在天津、北平、上海、广州、南京、沈阳等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开设了分号。
咸丰十年(l年)俄国商人首次出现在张家口,光绪二十八年(l年)后,英、美、日、德等数十个国家的商人也开始纷纷进入张家口,他们大量收购口商从蒙古草原拉回的各类毛皮,市区内外国人开的皮店、皮局随处可见。相关数据统计,各国驻张家口专门经营皮毛业务的洋行就有十余家。除几十家独资外企,张家口也出现了由外商投资、中国人代办的多种经营的“洋”字商号。每年从九月起到次年四月底前后,有大批皮毛原料运往天津口岸,转而外销。
与此同时,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中国皮货商人也聚集张家口,参与了张库大道的经营。国内外皮货商云集张家口,这里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这个时期“天下裘皮,集于一市”,其他各地皮市,必须经由张家口定价而后方能交易。张家口左右了全国的皮毛市场,成为了声名天下的著名皮都。
此时,张家口的皮毛业已自觉进人社会化分工,成立了行会组织。行会制定出的行规,本行业人不得违犯,各行推选出来行头,既是决策人,又是监督者。清末民初至民国十年前后,张家口皮裘业(细毛行)、羔皮业有九家有名的行头,分别是南关道的长盛祥细皮作坊、下堡鼓楼西的恒兴成细皮坊、下堡西城墙底的庆巨成细皮作坊、东关街的大源永细皮坊、下堡堡内鼓楼东头的大丰厚细皮坊、下堡堡内根西的恒兴德细皮坊,下堡北五道庙的光德厚羊皮作坊、西湾子的通记羔皮坊,下堡南关道的恒兴义羔皮作坊。
据张家口商会的调查资料,民国二十二年(年),张家口经营皮货的裘皮业、精皮业、旅蒙毛皮业、生皮业的家商号组建了四个公会。后来,裘皮、白皮、制革、蒙靴、皮件、鞍、毛毡、马鬃等12个行业发展到家商号,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年营业额达六七百万两白银,占全市各业营业总额的26%。除张家口市内,张家口周边的阳原、蔚县、宣化、怀安也都有为数众多的毛皮商号。以蔚县为例,当时县域内毛皮商号百余家,从事毛皮行业的人多达0余众。逯元昌皮号生产的鼠皮、红狐皮、白狐皮、沙狐皮、黄鼬皮等细皮货一直远销欧美;谦生义皮号,始于咸丰,兴于光绪、宣统,直至民国;粗皮行德
巨生皮号的皮袄、皮裤、皮坎肩行销北半个中国。
如果说皮毛业滋养了张家口,那么位于张家口长城脚下的水母宫就是哺育张家口皮毛业成长的摇篮。乾隆年间,皮行熟皮子大多集中在永丰堡村后的大水泉(今水母宫)沟里。大水泉的泉水旺盛,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熟出的皮子分外光亮。据说,乾隆年间有个皮贩子从草原拉回一批生皮,没地方存放,就堆在了永丰堡村后的大水泉沟中,皮贩子和几个人在这里看守。看皮的人夜里睡觉嫌生皮太硬,随便挑几张在大水泉水坑里泡了泡,等皮干后发现毛色分外光亮。皮贩子便找人在大水泉挖坑蓄水开始熟皮,结果这批皮子还真卖了个好价。皮贩子认定这水好,便把作坊搬到这里。事后,各家争相仿效,纷纷在这里占领地盘,开池泡皮,一时间作坊林立,皮张堆积如山。后来发了财的商人们便在这里盖起了水母娘娘庙,以示感激。
据记载,皮毛业兴旺时,大水泉一带加工皮毛的作坊平均每天有多张优质口皮出池。
关于水母宫泉水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次水母娘娘前往北海途中,经过此地恰巧饥渴。茫然四顾,但见荒山野岭处只有一个农夫在顶着烈日挑水浇地。于是水母娘娘转身一变,化作村姑前去讨要。这农夫慷慨地把自家田地的香瓜送给了水母娘娘,水母娘娘深感其诚善,指地为泉而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天然泉水,才给商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为了表示感激,他们自发集资,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年)修建了水母宫。水母宫正殿两侧的壁画把雷公电母等众神施雨和老百姓渴望甘霖的情景描画的十分动人。另有壁画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则表达了皮都张家口对蒙汉和好的赞美。
查阅相关资料时,曾在一张清代张家口图中看到大水泉被标为臭滩,当时不解,后从其它方面考证,才知正是因为熟皮子时的芒硝味、皮子的腐臭味,才使这里有了臭滩的叫法。有了水母宫后,在这里泡皮的人更多了,直到民国二十几年这一带仍然十分热闹。八十多岁的郝成旺先生说:“当时晾皮子,平门外都满了。从水母宫一直往下排,四道沟、三道沟、二道沟和大河滩里全都晾晒着皮子。”
皮毛加工要经过浸泡、铲皮、揉制、净板……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浸透着皮毛匠人的智慧、汗水和辛苦。皮毛业的技术工人来自张家口周边的阳原、蔚县、怀安、宣化、万全等县,他们除在张家口打下了一片天地外,还有的远走京、津、沪、蒙等地,加入当地的皮坊,以卖技术为生。那时,张家口人把从事皮毛加工业的手艺人称为毛毛匠,把毛毛匠集中居住的街巷就叫做毛毛匠巷。先是一道巷子,后来又有了二道巷子。两道毛毛匠巷不好区别,起初的毛毛匠巷就成了头道毛毛匠巷,后来的那条自然就成了二道毛毛匠巷。如今,这两个老街巷还在,可是那些创造了皮都曾经辉煌的毛毛匠们早已成为远去的记忆。突然想起了皂荚这种东西,现在知道皂荚的已经不多,用过的恐怕更少了。皂荚是洗皮毛的一种药材,用它洗过的皮张分外鲜亮。笔者的外祖父曾经开有永全皮毛栈,解放后家里还存有半房子皂荚。可能它还有除垢、润发的功效,因为小时候经常见到家里的女人们用皂荚水洗头。据说皂荚是一种树的果实,江南随处都有,当地人叫它肥皂荚子。
马是人类最早的代步工具,骑马必备鞍,鞍韂可以说是古代人的生活必需品。鞍韂就是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配件。北京的鞍韂行业起步较早,金、元、明时代,是北京鞍韂技术工艺发展的顶峰时期。受北京的影响,清朝建国后,张家口的鞍韂行业也开始兴盛。张家口地区鞍韂业兴盛之后,北京的鞍韂技术匠人流散到张家口来的也很多。技术精湛的北京匠人的加入,使张家口鞍韂业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
当时,有名的鞍子铺有朝阳洞街的老字号三发涌,老掌柜名范贵,其子在张北县也开有鞍子铺。玉带桥的东升泰鞍子铺,掌柜陈正功。玉带桥的晋泰元鞍铺,掌柜雷丰。北京双盛永的后人杨希章在张家口开设双盛永鞍子铺,杨佩环开复盛永鞍子铺,杨佩珍开通德永鞍子铺。老杨家后辈人杨佩瑶和杨佩恩去绥远开设义盛德鞍子铺。这些杨家鞍子铺师徒多是庆云、盐山、阳信一带的回民。他们都有泡制“滚江皮条”做各种高级马装具的技术。产品很受欢迎。
鞍杈是马鞍的底座,也叫鞍桥,一般用桦树叉砍制而成。崇礼、赤城和蔚县山区桦树资源丰富,每年冬天,作坊都要派伙计到产地采购桦树杈。也有专门倒卖桦树杈的,如河北深县人张金池,常年和山区农民打交道,专门收买农民砍来的树杈,运到张家口销售给鞍子作坊。为了使用干透的树杈砍鞍杈,作坊备的料是一年顶一年的储备树杈,这样才能干透没有水分,保证质量。
鞍子作坊里老艺人砍的马鞍幔道好,放在马背上不幌动,不打马脊梁。与做木工活不同,砍鞍子工艺技术复杂,用几年时间也学不透。尤其是镶鹿角鞍,这种工艺技术要求更高,把整个鹿角用锯锯成二尺长、四分宽的鹿角条,一般鞍工是难以办到的。
在张家口众多的马鞍作坊中,只有三发涌老鞍子铺有砍鞍杈车间。年由外蒙回来的鞍匠有蒋威成、李高成等,他们做的木鞍杈规格高质量好,享有盛誉。由北京来的鞍匠有左司巷的“范脱子”鞍作坊、花巷路南的“张鞍匠”、营城子李立本父子“鞍作坊”,特别是泉胜涌鞍作坊掌柜杜万玉技术全面,他由开鞍作坊,发展为泉胜涌鞍子铺,以后,又在张北、绥远两地开设鞍子铺分号。传说杜万玉能做高级鞍杈,如镶鹿角鞍杈,贴鲨鱼皮鞍杈,贴鱼鳞鞍杈和各种蒙古鞍杈。俗话讲:“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其实好的鞍具是很贵重的,史料上曾有一副鹿角马鞍售价五百大洋的记载。杜万玉专门为蒙古王公贵族定做马鞍,鞍韂上镶金银、缀宝石,十分华贵。有人说,杜万玉卖一副高级马鞍的利润,就够泉胜涌鞍子铺几十号人一两年的开销。
怀来县新保安人粱毓如,民国十三年(年)2月从老家来张家口牌坊复盛永鞍韂铺当学徒,出徒后,先是于民国二十年(年)去了张北县城摆摊,年又来到张家口自己开设了永玉厚鞍韂铺。解放后,仍然在民族用品厂从事鞍韂加工,可以说鞍韂业伴随了粱毓如老人一生。
另外,从蒙古库伦回来的几位鞍匠开办了玉成鞍子铺,专砍库伦式鞍杈,此种鞍杈是三圆,即前后鞍桥圆、龙口圆、梁头圆,专卖给蒙古人。
鞍杈砍好后,要配以皮韂。皮韂以透油皮韂最为讲究,制造透油皮韂的工艺非常精细,需要刷麻油、桐油十二遍。
皮花韂作坊专门承揽鞍铺的皮韂加工缝边业务。大的花韂作坊,有几十个韂匠,著名的如长盛隆花韂房。缝花韂也是传统技术,不同的技术制出的花韂不一样,以形制分有单边、双边韂、有单塄四六云、双塄四六云韂;以纹饰分有麻花韂、草龙韂、五福捧寿韂等,这些工序全都是手工操作。
马镫也属鞍韂马具类,当时钻花马镫作坊(铁匠炉)专做熟铁马镫,如巴掌镫、大头镫、和尚头镫、转环镫,蒙民最喜欢用钻花马镫。这些铁匠炉还做“蒙古火炉”和“狼夹子”,专门销售到蒙古地区去。另外还有小铁匠炉,专打马嚼环、转环、铁千子、牲口链等马具用品。白铜铺,专做白铜鞍条、鞍座钉、烟袋锅、火镰等。小河套天成楼金店老掌柜李产起是开铜铺起家的。此外还有同福楼,早年都做过铜鞍条座钉等,后来又增做银首饰。
在旧中国,各地方爱好骑马的人很多,讲究“压走马”,压走马都要配好鞍。尤其军队骑兵最多,对鞍韂的需求很大。20世纪30年代前的旧中国,军阀混战,战争用马也很多,特别是东北军奉系骑兵更需大量的鞍韂,所以,张家口鞍韂的一个销售渠道就是军队。民国二十四年,“布韂套马鞍”,每套大洋八元五角。张家口的鞍子铺,每年要为军队生产各种等级的鞍韂一万多套。
鞍韂的另一个销售渠道是马桥,马桥就在大境门外,那里是牲畜的交易市场。当时从草原赶来的成群马匹都没有鞍韂,买主选购马后,再配鞍韂。尤其是山东、河北马客,成群买马,成批买马鞍,一帮一帮地赶着马群返回中原,年年如此。
年,张家口蒙靴鞍韂厂的粱毓如在新疆一个叫“桑吉巴尔”的小商店中,还看见摆着张家口的产品“小西苏红油鞍杈”,可见产品销路是很远的。
与鞍铺配套的是皮条铺,当时仅在古宏庙街开设的皮条铺就有七八家,从业人员全是山东回族人。他们专做滚江皮条大马笼头、大鞭、手鞭、马绊,供马贩使用。
张家口的制造业除了鞍具业外,蒙靴业在草地名声最响。张库大道兴盛时,张家口从大境门至朝阳洞大街两旁的靴铺和鞍铺一个挨一个,鞍子铺的招牌是红色的,蒙靴铺的招牌是金黄色的,十分耀眼。
张家口当时有靴铺八十家,从业人员二千多人,大多是前店后厂,地点大多分布在西沟、正沟、朝阳洞大柳树底、后堂巷、碱店巷一带。出名的有德盛元、大顺魁、公和盛、天盛长等,年销二十多万双以上。蒙靴料是以香牛皮做原料,用丝线缝合。样式主要有代式、皂式、乌珠穆沁式,还有大小爱登(蒙语音译)式,工匠们先制成大样,然后用鹿皮镶边,用金丝线绣出云纹。鹿皮镶边的习俗,缘自蒙古族七世纪前在大兴安岭渔猎时穿鹿皮靴的习俗,镶有鹿皮边的蒙靴比一般蒙靴的价格要高出几倍,一双镶有鹿皮边的蒙靴在草地可换三头牛。顺治元年(年)满清入关建都北京,对蒙古实行“满蒙归一”、“满蒙联姻”政策,蒙古王公贵族及后活佛、喇嘛们每年都要经张家口到北京向皇帝朝贡。朝贡返回时,张家口蒙靴铺中的高档蒙靴是他们首选商品之一。当时,明德街开设的德兴斋、德兴玉等蒙靴铺及德寿隆旅蒙商店就是专门为这批人服务的。
民国以后,张家口还成立很多制革厂,大大小小有百余家,能够生产香牛皮和其他皮革。专做油韂的有数家大厂,如老字号德长义、齐老大、齐老二专产皮韂为主,以后有广兴永制革厂,该厂生产名牌香牛皮和皮韂,质量最高。
张库商道兴盛时,蒙靴和鞍韂产品都是由旅蒙商销售到草原或是蒙古人直接到店铺采购的。但是民国十八年(年)外蒙古与内地完全断绝音讯,蒙靴和鞍韂产品就没有了销路。张家口皮毛业日渐衰落,许多毛毛匠无法继续在此地生存,便走向了内地。如今,河北省境内比较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如大营、辛集、留史等地有不少人的祖辈就是从张家口去的。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还有不少北京、天津的外贸公司和企业专门聘请阳原、蔚县的老师傅前去做技术指导。
民国二十二年(年),外国人白必斯在张家口开办德华洋行,垄断经营出口外蒙的商品有绸缎布匹、茶、烟酒、蒙靴、鞍韂等,贸易盛极一时。解放后,在50年代张家口市皮革社仍然生产香牛皮和皮韂(紫油单塄方塄和黄油方韂片),经外贸局订货向外蒙古出口。
毛纺业,在张家口也曾经小有辉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家口大大小小的毛纺厂竟有十多家。一些毛线和毛纺织品一度曾是张家口的特色产品。
皮毛的历史渐渐远去,可留在当地的阳原人并没闲着。上世纪八十年代,阳原、蔚县生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毯”,曾一度畅销美国、法国、波兰和墨西哥等国。7年,阳原人一举建成中国最大的皮毛大市场,经营的皮草两用服装、编制服装及披肩、围巾、大毯等多个裘皮服装系列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销额达10亿多元。
阳原人的皮毛手艺精湛,尤善“集腋成裘”之技。能够把指头肚大小的碎皮毛尖,按照纹理缝合成各种皮毛成品。阳原县碎皮加工业存在的意义是巨大的,与其说是他们承袭了皮都的历史,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用执拗的执着,弥合着历史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