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鼬 >> 黄鼬的天敌 >> 野生动物会不会针对城市环境进化有哪些典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然人类对大自然无度的索取和破坏已经远远超过大自然本身的变化,但是没办法,在当下的地球上,人类就等同于恐龙时代的恐龙,而且相比较恐龙的索取,人类似乎更加的贪婪,这一点从人类将宜居的陆地都变成了自己的家园就可以看出来了。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人类的数量也开始逐渐的膨胀,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栖息地,于是开荒、砍伐森林越来越严重,这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严重的压缩,数量也逐渐的减少,因此,许多野生动物先学会了与农村地区的人相处,比如燕子、麻雀、黄鼠狼(黄鼬)等等,它们尽可能少的打扰人,以求等得到一点栖息之地。
不过,如今随着农药的使用、新农村进程的加快,许多野生动物也比以前要少见了,比如黄鼠狼、燕子、野兔等。那么,野生动物在农村地区生存尚且如此困难,它们有没有去到城市,并针对城市环境发生一定的进化呢?答案是有,但比较少,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灵活多变的麻雀
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也是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它们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农村、城市中都有分布,但是,城市里的麻雀其实是后来适应性的结果,因为麻雀在城市中生存需要面临两个问题:筑巢和觅食。
虽然麻雀是一种杂食性鸟类,但是在城市中,即便杂食,它们能觅食的地点也非常的有限,所以起初城市里是极少有麻雀的。不过,随着野生环境的逐渐丧失,一部分麻雀进城了,同时它们也找到了解决食物的方法。
根据我国的鸟类学家们对鸟类城市化的研究发现,麻雀在如今的城市中已经形成稳定的种群数量,在取食方面,它们由原本在野外环境下草地、树林变成了如今的城市公园、小区内的绿化带以及垃圾桶附近,这是麻雀为生存做出的妥协,它们由原本的草籽、昆虫生活变成了如今可以进食人类生活垃圾,这其实就是进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除此之外,麻雀在筑巢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进化,原本野生环境下,麻雀喜欢在灌木丛中,在农村,喜欢在废弃的房屋、屋檐下筑巢,到了城市中,麻雀表现出了极强的可塑性,它们不但会寻找公园和街道两旁的树木的一些天然树洞或者枝繁叶茂的树杈中筑巢。
还会在各种排水管通风口、高层建筑保温层的破损处以及建筑的犄角旮旯进行筑巢,甚至一些麻雀还会在楼顶的的平台上、空调外机中筑巢。
这也是麻雀为了生存做出的进化,好在麻雀与大多数鸟类一样,它们除了繁殖期是不归巢的,而且麻雀的孵卵期通常只有12-14天,雏鸟孵化后半个月就能离巢,所以,麻雀对巢址的选择也没有那么苛刻,最关键的是麻雀从每年的4月份左右就开始繁殖,一直会持续到秋季,期间会有3-5窝麻雀孵化,所以,即使优胜劣汰,也能存活不少的后代。
与人达成和解的黄鼠狼
黄鼠狼学名黄鼬,它曾经是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自古以来,黄鼠狼多与许多神话故事联系到一起,这导致了古代是很少有人伤害黄鼠狼的。但是,随着如今科学的普及,人们对黄鼠狼有了相对科学的了解,使得这种“敬畏“消失”了,于是一些人盯上了黄鼠狼的皮毛对其大肆的捕杀,比如在年,江苏灌云就破获了一起违法捕杀黄鼠狼的案件,涉案人员多达23人,这23人在3年的时间内竟然捕杀了只黄鼠狼。
而在农村地区,一些人的私自捕杀其实也是黄鼠狼减少的原因之一,不过,如今部分的黄鼠狼在城市里找到了生存之道,它们与人达成了和解。首先,城市中执法人员较多,黄鼠狼也比较分散,所以捕杀黄鼠狼的相对较少,其次,黄鼠狼因为会“偷鸡”被人记恨,但在城市中,它是灭鼠的小能手,一只成年黄鼠狼一晚上就能捕杀3-7只老鼠,比猫的捕鼠效率都高,所以,城市里人们看到黄鼠狼并不会伤害它。
那么,城市里的黄鼠狼又做出了哪些适应环境的改变呢?首先是栖息地,黄鼠狼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穴居动物,在野生环境下,它们会找一些天然洞穴或者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作为安身之所。
进入到城市里以后,天然洞穴和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非常的少,此时黄鼠狼将“家”安在了公园或者花坛的灌木丛中、一些较大的石块下、树洞之中,不过,它们依然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
其次,在食物方面,黄鼠狼在城市中还是主要以鼠类为食,虽然老鼠在城市里貌似比较少,但其实它们通常都在下水道里,而且晚上出动,实际上它们的数量并不少,而且除了捕食外,一些黄鼠狼似乎感受到了人没有恶意,所以甚至会主动的向人乞食,比如在年,武汉解封首日,人们就拍到了黄鼠狼上街乞食的画面。
这其实就是黄鼠狼做出的改变,因为当时武汉封城七十多天,垃圾的统一处理和大消杀让老鼠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同时封城时人活动较少,这使得黄鼠狼们敢光天化日下在大街上觅食,看到人后,它发现人对其也没有恶意,所以为了生存,它才会有向人乞食的行为。
“固执”的乌鸦
乌鸦是现存最聪明的鸟类,这是国外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观察了上千种鸟类的取食行为、生存习性、学习能力等得出的结论,因此乌鸦也成为了野生动物在城市中进化的典型例子。
大多数的乌鸦是一种留鸟,这意味着它们没有迁徙的习性,同时许多乌鸦还是“固执”的,它们的固执表现在原本在那里生存,它们几乎世世代代都会在这里生存,哪怕这里已经高楼林立。
我们以北京的乌鸦为例,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已经高度的城市化,但是在北京聚集着大量乌鸦,数量可达十万只,这约十万只乌鸦主要集中在故宫、公主坟、王府井、天坛、奥利匹克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北师大这6个区域,主要由三种乌鸦组成:寒鸦、大嘴乌鸦以及小嘴乌鸦。
这些乌鸦是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北京生存的呢?原本的乌鸦晚上在觅食地附近的大树上成群的休息,白天外出觅食。但是在北京,它们已经形成了两点一线:觅食地和栖息地是分开的,觅食地通常是在一些空旷、有植被生长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离栖息地很远,到了晚上再飞回故宫、公主坟等地方的房顶或者大树上休息。
写在最后
人类对环境有着绝对的支配能力,这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想要生存就必须“深入虎穴”,不过,随着人们环境和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做了选择的野生动物发现它们似乎赌对了,因为它们发现人们很少伤害它们,而且有了人的保护,它们还远离了许多天敌的威胁。
当然,城市只适合小部分的野生动物生存,大多数的野生动物还是需要一片净土,而野生动物其实与野外的生态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动物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