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鼬

宁养臭死天,不养黄大仙,黄鼠狼全身是

发布时间:2023/9/14 16:33:08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科学虫洞

黄鼠狼学名黄鼬,民间有个更接地气的称呼“黄大仙”。黄大仙是“东北五仙”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机灵敏捷、擅长迷惑、十分记仇,不能轻易招惹。

其实黄大仙的传说由来已久,例如明朝的《庚巳编》描述了黄鼠狼作怪,结果遇到高人的故事;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讲述了它的迷惑能力。

层出不穷的传说,让黄鼠狼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形象,但其实我们对黄鼠狼的误解可能有点大。

对黄鼠狼的误解

接下来,就让我们暂时抛开固有的印象,重新认识黄鼠狼这种动物。

黄鼠狼虽然名字有个“鼠”,但它并非鼠科动物,而是属于哺乳纲、鼬科。它们的体型很小,体长只有28-40厘米,体重-克。

它们的尾巴很长,在12-25厘米之间,大约有体长的一半。头部较小,颈部较长,耳朵短而宽,一双黑眼睛明亮有神。

黄鼠狼的毛色从浅棕到黄棕色,背部会深一点,腹部浅一点。它们通常栖息在山地、平原,出现在河谷、灌丛、村庄周围等地方。

它们在清晨和黄昏活动最为频繁,偶尔也会在白天活动,但还是晚上更加活跃。这些小家伙体积不大,性格倒是勇猛,往往能够捕猎超过自己食量的猎物。

说到猎物,就不得不提我们对黄鼠狼最常见的一个误解。民间有句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言下之意就是黄鼠狼经常偷鸡吃。

也因此,黄鼠狼被很多农民朋友所讨厌。但其实,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啮齿类动物,并且会被这类动物吸引,出没在田野耕地之中。

而且,黄鼠狼是实实在在的捕鼠能手。据了解,每只黄鼠狼一晚上能捕食6-7只老鼠,保守估算,一年解决掉的老鼠多达上千只。

只有在食物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它们才可能进农户的家里偷鸡吃。老鼠是四害之一,危害农业还传播疾病,从捕鼠的角度来看,黄鼠狼不仅不坏,还是妥妥的益兽。

至于那些奇幻的传说,也只是传说罢了,黄鼠狼没有法力,只是拥有灵敏的嗅觉、尖锐的爪和自保利器“臭腺”而已。

黄鼠狼是我国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大家如果见到,千万不要贸然伤害和捕捉。

黄鼠狼其实全身都是宝

“三有保护动物”并非虚名,饱受误解的黄鼠狼,除了是捕鼠能手之外,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堪称全身是宝。

优质的黄鼠狼皮毛被称为“软黄金”,是我国野生毛皮出口项目商品,也是制作裘皮大衣、皮帽等的原料。

而它尾部的毛,则是制作高级毛笔、油画笔的上等材料,我国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就是用黄鼠狼的尾毛制作成的。

此外,黄鼠狼还是一种中药材,能加工成“黄鼬粉”,如果将肉进行烹饪,还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黄鼠狼是三有动物,狩猎以及购买野生黄鼠狼属于非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黄鼠狼浑身是宝,并且野生资源渐少,一些地方已经成功开展人工养殖。不过,养殖黄鼠狼的农户并不多,这是为何?

为何很少有人愿意养殖?

有句俗语叫“宁养臭死天,不养黄大仙”,说的是宁愿忍着脏和臭养土猪,也不愿意养黄鼠狼。民间对于养殖黄鼠狼的抗拒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经过反复科普,大多数人都知道黄鼠狼并不邪门,反而是捕鼠小能手,但已经形成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转变的。

对于这些人来说,养殖“黄大仙”还需要跨过一道心理难关。其实,很少有人愿意养殖黄鼠狼背后有着许多原因,根本原因并非害怕。

首先是它的身份“不俗”。它是三有保护动物,如果想要养殖,那么农户需要先取得对应的证书。

如果没有养殖许可证,会被认为非法养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受到一定的处罚。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护动物,但对于养殖户来说确实是一个门槛。

此外,黄鼠狼野性难驯,并且会发出难闻的臭味。它们的体内有臭腺,遇到危险时会排出臭气,以此麻痹敌人。这个自保技能,也是黄鼠狼迷信色彩的来源之一。

黄鼠狼的臭气含有硫醇,而我们的嗅觉对此异常敏感,这种味道闻起来就会奇臭无比。并如果被臭腺的分泌物击中头部,还可能会引发头晕等不适,严重的话可能陷入昏迷。

臭味给养殖增加了一道难题,同时它们的生殖率较低。通常来说,养殖的黄鼠狼8-10月性成熟,次年春季繁殖,每年只产1胎,每胎有8只幼崽,多的有12只。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黄鼠狼虽然浑身是宝,但它的经济价值并非不可替代。例如裘皮大衣等产品,人们可以选用其他材料制作,而不是非黄鼠狼皮毛不可。

这些原因,使得黄鼠狼的人工养殖没有大规模推广,还有农户忍不住直呼:它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

互动提问:如果有机会,你会考虑养殖黄鼠狼吗?欢迎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832.html
------分隔线----------------------------